儿童之家  期待宝贝加入

招生对象:3-6岁幼儿 

 

尊重儿童发展

回归教育本质

走进儿童心灵

 

  • 张宏伟
    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
  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
    博士研究生
    吉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
     

中海园:177 9005 3931  
远洋园:189 4391 0386(周一至周五早9:00至晚15:30   周六、周日休息)
电子邮箱:playhouse1907@126.com
 

返回首页>>

培养孩子自律,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两点!


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,是多少父母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作为家长,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自律,然而培养孩子的自律,是一项艰难的长期过程。
在培养孩子自律这条道路上,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两点,一定要避开。

 

1

不断唠叨、催促

教育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,如果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。
只凭自己的过往经验去管教孩子,那么只会让你和孩子之间产生隔膜,甚至将孩子越推越远。
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,没有哪一个优秀的孩子,是随随便便就能培养出来的。

 

 

莫言曾经说过:孩子的优秀,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。
教育孩子不仅需要爱,更需要智慧。
然而生活中,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,能够给予足够的爱,却不能给到足够的耐心。
当孩子自己吃饭弄脏了衣服,或者做事情手脚缓慢的时候,在一旁的你会不断地催促和训斥。
当孩子早上起不了床,或者晚上作业写到很晚的时候,你又会对孩子不停地抱怨和唠叨。
有一次朋友说孩子去学舞蹈课,怕路上堵车,不停地催促着孩子快点穿衣服,一边收拾着东西一边抱怨着她。

过了一会,听到“砰”的一声巨响,椅子被推到在地上,她站在一边噘着嘴瞪着朋友说:
“妈妈,你别说了,我都听腻了。”

“我已经在穿衣服了,你还想怎么样啊?”
孩子说得很对,头一次把妈妈震住了,她已经在穿衣服了,妈妈还想怎么样啊!
无非就是让她穿快一点,为何我没有提前5分钟让她准备穿衣服呢?
有时候,我们做父母的不停地唠叨、催促,本质上是想让孩子快一点;
可我们有没有想过,这并不是孩子的磨蹭,而是我们太心急了呢?

朋友家孩子不是那种凡事都需要催促的孩子,只是她做起事情来总是那么慢悠悠的。
从那一件事情之后,妈妈再也没有催促她,遇到事情,总会提前几分钟提醒她,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去从容的自己完成。

 

 

玛利亚·蒙梭利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:
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程序,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,其实是固定的;
你没有办法强求,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。
孩子的生活节奏、生理节奏本来就跟大人不一样,他们吃饭比成人慢、洗漱比我们慢...
这真的不是孩子在故意磨蹭,而是他们的能力就仅此而已。
判定孩子是否磨蹭,不应该以家长的节奏为标准,真正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同龄孩子的速度。

 

 

法国思想家卢梭在《爱弥儿》中写道:
“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一个儿童的样子。
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,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,他们长得既不丰满,也不甜美。
所以,不要再催促孩子了,你越催促、唠叨,孩子越从心底开始抵触。
当孩子有了抵触心理,他就会故意跟你对着干,想要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,那就太难了。

 

2

严格的管控、逼迫

 

孩子需要教育,这一点很多父母都在无形中达成了共识。
家庭教育中,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:
一是散养孩子,给孩子的自由过了头,溺爱他、纵容他;
二是管的太严,长期管控和逼迫,让孩子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。
 这两种做法,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。
哲学家弗洛姆说:“如果没有尊重,爱就很容易堕落为统治和占有。”
孩子再小,也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,需要被尊重。

 

 

好的教育,不是教育孩子争第一,而是唤醒他内心的“种子”;
只有他的内驱力被激活,孩子才能真正养成自律的习惯。
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,从里面破壳才是成长。
教育孩子也是一样,与其用外力推着他走,不如培养孩子的内驱力,内在的力量远比外在的力量更强大。

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将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划分了五个层次:
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
唤醒孩子学习内在驱动力的前提是,先满足底层的需要。
孩子需要什么?前三个需求基本都能实现,后面两个需要父母用心引导,才能实现。

 

 

试想一下,如果一个孩子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:
父母经常吵架,交流全靠吼,自己经常受到批评、指责,甚至打骂,这样的环境下,孩子会有学习的动力吗?
孩子自律的基础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,当一个孩子满足了底层的需求之后,才会向“自我实现”去追求。
这个时候他根本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,而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。
他会认为学习本身是一种乐趣,孩子的内驱力被“激活”之后,他才有力量去克服惰性,约束自己的行为,慢慢形成自律。

 

 

 

因此,给孩子无条件的爱,支持他,理解他,关心他,爱护他,鼓励他...
这些本就是父母的本能,也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做的事。
同时,我们还要做到不能把孩子管得太紧,给他充分自由的空间;
尊重他的想法和感受,有事商量着来,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做的更好。
爱尔兰诗人叶芝说: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”
只有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,培养他主动学习,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,他才能实现真正的自律。

 

返回 >>

长春儿童之家幼教集团 版权所有 吉林省北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吉ICP备1200064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