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之家  期待宝贝加入

招生对象:3-6岁幼儿 

 

尊重儿童发展

回归教育本质

走进儿童心灵

 

  • 张宏伟
    全国百佳幼儿园园长
  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
    博士研究生
    吉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
     

中海园:177 9005 3931  
远洋园:189 4391 0386(周一至周五早9:00至晚15:30   周六、周日休息)
电子邮箱:playhouse1907@126.com
 

返回首页>>

如何培养“高情商”孩子


每一个做父母的,都希望能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。
然而,高情商的孩子从来都不是自学成才的,

孩子情商的高与低,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。
心理学家丹尼尔·戈尔曼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研究,“当父母和孩子在情绪化的时候彼此是如何回应的?”
为了得到更详细的调查数据,戈尔曼深入119个家庭进行了数年追踪观察。
由此得出结论:父母的言行能够极大地影响孩子情商的发展。

 

 

丹尼尔·戈尔曼在《情商》一书中讲道:
智商高、情商也高的人,春风得意;
智商不高、情商高的人,贵人相助;
智商高、情商不高的人,怀才不遇;
智商不高、情商也不高的人,一事无成。
的确如此,情商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未来所能达到的高度。
然而,现实生活中,许多家长却正在用低情商式教育”来管教孩子,

这会悄悄毁掉孩子的未来。

 

01、把发泄情绪当做管教孩子

 

为人父母后,对孩子动辄大吼大叫、发脾气,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。
孩子做事磨蹭,说了好多遍就是慢吞吞,家长失去耐心:你能不能快点啊,怎么这么慢!
辅导作业时孩子就是听不懂,家长上火怒吼:怎么这么笨啊!要我说多少遍
孩子不听管教,学会顶嘴的时候,家长怒目而斥:非要让我揍你一顿才老实吗?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出去
作为父母,你是否也曾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呢?
事实上,我们很容易借着管教之名,对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
 

 

那么,如何区分是管教孩子,还是对孩子发泄情绪呢?
《心理营养育儿法》中,林文采博士说:
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时,你发现自己怒不可遏,气一下子就冲上来,完全不可控制,而且持续时间长。
也就是说,你教训孩子不是一下两下就结束的话,就说明一定是累积了情绪。
如果只是管教,你看到一个错误时也会生气,但几秒钟就过去了,没有失控。
你不但知道自己生气了,而且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你该怎么处理。 
想要教育好孩子,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同样一句话,带着情绪说出来跟心平气和的说出来,所带来的效果可谓天差地别。
情绪是会传染的,我们对待孩子的不稳定情绪和态度,会影响着孩子如何处事做人。

 

 

父母带着情绪说话,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情绪上,无论你再怎么管教孩子,教育效果都会大打折扣。
情绪化的父母,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。
在这种沟通模式下,孩子也会有样学样,变得情绪化,爱发脾气。
因为不会调控情绪、进行自我管理,孩子也注定不会拥有较高的情商。

 

02、忽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管理

 

《少年说》里,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倾诉自己的烦恼。
在她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离婚了。为了生活,妈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。
小女孩每天自己一个人在家,即使妈妈偶尔在家里,也只是处理工作和睡觉,从来都不在意她的情绪。
长此以往,小女孩习惯了一个人闲逛,即使什么也不买,也想在人群中减少自己的孤独。
她用渴望的眼神向妈妈喊道:“你能看看我吗?哪怕只有一会就好。”

 

 

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“情感忽视”,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,所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。
总是被父母冷落,任何事情都得不到回应,会让孩子感受到的是“不被爱”和“没有价值”。
有时候,伤孩子最深的,不是打骂,而是父母压根就不在意他。
尤其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,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,重点在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,让他吃饱穿暖,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,唯独缺少了对孩子感受和情绪的关注。

由于缺少情感上的交流,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就会不足,也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,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。
有的家长会觉得,小孩子的感受不重要,小孩子懂什么?
其实不然,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,对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事。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健康。

 

 

孩子长期被父母忽视,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:
将自己的愿望、需求、感受埋藏在心里;

味地自责和压抑自己的诉求;
遭遇困境,也不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;
敏感,自卑、玻璃心。
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,先处理情绪,再处理问题。
当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,父母该如何引导呢?
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,如果你家孩子控制能力很差,一点小事都能让他乱发脾气,并且难以自控。
这时,家长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和时间,让双方远离刺激源。
在冷静下来以后教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法,并给他最好的处理意见。
有心理专家提出,任何一种情感都需要表达出来,才有积极的意义,不应该压在心里。

 

 

作为父母,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爱、表达自己的情感,这样才有利于其对自身情感的认知、以及控制能力。
倾听孩子的心声,认可孩子的情绪,对他的情绪感同身受,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间看见他人,理解他人的感受。

这种相互之间的感受,就是在情商练习。

 

03、讽刺、贬低,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

 

生活中,有很多家长会陷入这样一个怪圈:
他们动不动就批评、打击孩子,即使孩子已经尽力了、做得很好了,还是会受到苛责和批评。
这一部分家长始终认为,批评会让孩子越挫越勇。
果真如此吗?
曾经有一个调查话题冲上了热搜榜,9成受访者称被父母语言打击过”。
调查对象是2006名18~35周岁的青年,居然有90.6%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。
而且45.4%的受访者认为,这种打击持续到中学。那打击式教育的成果如何,如今真的到了验收的时候了。
高达59.7%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缺乏自信,容易自我否定。

 

 

长期的贬低、否定式教育,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,甚至让孩子“否定”自己,陷入深深的自卑感。
当父母打着“为你好”的名号,不断强调孩子的缺点,把做的错事与其他孩子作比较,看似鼓励,实则在打击孩子的自信。 
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自卑、没有主见。
弗洛伊德说: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。
父母长期的否定,会让孩子活成父母否定的那个样子,用尽一生去苦苦追寻他人的认同,活在别人的眼光中,很难专注、自信地做自己。
还有的家长一旦生气,就会情不自禁地给孩子贴各种标签,什么“笨蛋”、“自私鬼”等,各种负面词语当着孩子的面脱口而出。
父母可能从未意识到,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时,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,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。
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,最终成为父母嘴里的那种孩子。

真正高情商的父母,都懂得有话好好说,不仅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也能及时引导孩子处理好情绪。
美国文学家德莱塞曾说:
“和睦的家庭空气,是世上的一种花朵;
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,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,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、正直。
真的是如此。
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,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,因为有爱,每一句都要好好说。

 

 

返回 >>

长春儿童之家幼教集团 版权所有 吉林省北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吉ICP备12000646号-1